2018中裝協環藝分會設計名師名家公益大講堂全國巡講活動首站北京站將于8月31日在北京設計之都大廈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主辦,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環境藝術分會以及各地方分站有關單位聯合承辦。受到新浪家居、騰訊家居、中裝新網、網易家居、美國室內中文網、搜狐焦點、鳳凰家居等權威媒體的大力支持。
作為設計名師名家齊聚的公益大講堂,組委會特邀眾多行業知名設計師蒞臨現場,共享設計盛宴。與此同時,我們將在開幕前夕陸續對演講嘉賓進行專訪。
本期受訪嘉賓:王軼昆,以下為采訪內容
小編:您從事設計多年,最初是什么讓您決定走設計這條路的?
王軼昆:走上設計之路純屬巧合,在我初中畢業后的暑假,我媽媽發現我除了各種淘氣之外一無所獲,完全是浪費時間,因此決定給我報個暑期興趣班--這樣就進了繪畫學習班,沒想到學起來還很上路,這樣一直堅持到高中畢業,順理成章就報考了藝術學院。

山西田森匯忻州城市生活公園/王軼昆
小編:這么多年,您覺得設計給您的生活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什么?
王軼昆:人長期從事一種行業,久而久之必然對自己產生很多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的生活也在受到深刻影響的范圍之中。首先看待事物的方式會變的敏銳,對造型、色彩、冷暖等感知能力會比非專業人員更突出。對有關涉及與設計有關系的景物、建筑會變得挑剔、容忍度降低。
小編:作為設計行業的前輩,您對現在的年輕設計師有什么樣的建議?
王軼昆:前輩不敢當!一個從事設計工作多年的老設計師給年輕人的建議并沒有什么新鮮的或過人的建議。更沒有一句話可以打通任督二脈的秘籍。我的理解:做設計的人一定要有利他主義的情懷。對別人負責任是最首要的職業素質,如果說有--這句話就是設計工作者的絕世秘籍!成就一個成功的設計師絕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因為學習、體驗、反思、修正這個過程沒有重復過一定的次數輪回,人的整體能力是無法得到提高的,所以請年輕人給自己十到十五年的時間去潛心塑造自己吧。

小編:您作為設計師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您覺得現在設計界急需改變的問題是什么?
王軼昆:作為一個設計工作者,參與過很多項目,當然會有很多的心得和感悟。我覺得在設計服務體制上的問題還沒有得到進化和改變。這一方面取決于大環境,同時也受到設計師群體素質亟待提升的雙重制約。國家在設計行業上的管理從來都是不專業的,幫了很多倒忙,一刀切似的政策只是方便了管理,卻嚴重制約了設計行業的發展。

山西田森匯大學城/王軼昆
小編:您怎樣看待我們舉辦這種設計名師名家公益大講堂?
王軼昆:交流是促進思想成熟進化的好辦法、快捷通道,所以我支持這種行業內的溝通、交互活動。收獲不只是單方面的,演講者和聆聽著都具備提升自己知識結構的機會。
小編:您對設計院長聯盟和中裝協環藝分會需要起的作用有什么期待?
王軼昆:全國專業協會組織已經有不少了,良莠不均是個現實問題。我希望我們的活動具有正向的價值和意義,這就是我的期待!
個人簡介
王軼昆
建筑及室內設計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士
ATD深圳右想建筑設計咨詢事務所 創始人
近年榮譽及獎項
北京國際設計周2012-2013全國十大影響力設計師
北京2014年度北京資深建筑裝飾設計師
2016年法國雙面神學院設計大獎優秀作品獎
2017年中美國際設計交流展暨中美國際設計大獎-金獎
2017年度美國洛杉磯設計星光大道-國際設計星光榜
想獲得更多精彩內容?那就趕快報名2018年8月31日設計名師名家公益大講堂之北京站,更多干貨盡在現場,快來參與!
【參會聯絡】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環境藝術分會
www.eaca.org.cn
電話:010-56278466
參會在線報名(請掃碼,在線遞交參會信息)
下一篇: 無
相關新聞
- [人物專訪]王軼昆:設計師需常懷利他之心(08-16)
- [人物專訪]【關注兩會】單霽翔:書畫保護令人堪(03-04)
- [人物專訪]魏鵬舉:聯盟化和專業化是文交所未來(02-13)
- [人物專訪]秦大虎:中國油畫要有中國的特點(07-25)
- [人物專訪]威尼斯雙年展給中國當代藝術帶來什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