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1963 年 6 月,毛澤東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館額,明確了中國美術館的國家美術館地位及辦館性質。 主體大樓為仿古閣樓式,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四周廊榭圍繞,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筑風格。主樓建筑面積 22379 平方米,一至五層樓共有17個展覽廳,展覽總面積8300平方米,展線總長2110米,其中一層9個展廳,展覽面積總和達5100平方米,展線長1400米;三層5個展廳,展覽面積總和2000平方米,展線長429米;五層3個展廳,展覽面積總和1200平方米,展線長235米。1995 年新建現代化藏品庫,面積 4100 平方米。
中國美術館收藏各類美術作品10萬余件,以新中國成立前后時期的作品為主,兼有民國初期、清代和明末的藝術家的杰作,藏品中主要為近現代美術精品,其中有對20 世紀中國傳統繪畫產生重要影響的畫家及作品。僅齊白石的作品即有410 件,另包括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徐悲鴻、李可染、蔣兆和、司徒喬、吳作人、羅工柳、吳冠中等人的作品。還包括大批中國著名美術家的代表作品和重大美術展覽中的獲獎作品,以及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作品。收藏品類有繪畫、雕塑、陶藝民間美術等數十個品類。其中包括年畫、剪紙、玩具、皮影、彩塑、演具、木偶、風箏、民間繪畫、刺繡等民間美術品。在館藏品中德國收藏家路德維希夫婦捐贈歐美國際藝術品117 件,其中有畢加索作品4 幅,這是我國首次大量收藏的西方藝術品,此外還有非洲木雕及其它外國美術作品數百件。
建館40 年來共舉辦各類美術展覽及國內外著名藝術家作品展覽3100 多個,除具有影響的全國性展覽外,影響較大的國際展覽有:“美國哈默藏畫 500 年名作原件展”、“法國 19 世紀農村風景畫展”、“畢加索繪畫原作展”、“德國表現主義版畫展”、“羅丹藝術大展”、“夏加爾藝術大展”、“米羅東方精神藝術大展”、“奧地利國家博物館藏品展”、“非洲藝術大展”、“俄羅斯油畫展”、“達利藝術大展”、“日本富士美術館藏品展”、“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及近期舉辦的以“仲夏法蘭西——北京”為主題的 2005 年中法文化年閉幕系列藝術展等。接待觀眾數百萬人次,中國美術館已成為向大眾實施美育的重要藝術殿堂。
為把中國美術館建成真正國際水準的國家現代美術博物館,從2002 年5 月起,開始對主樓實施改造裝修工程,2003 年 5 月竣工,展廳設施、燈光照明、樓宇自控、恒溫恒濕、消防報警、安全監控系統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2003 年7 月23 日適逢建館40 周年之時重新開館。改造后的新館運用了現代建筑的新技術,對傳統格局加以擴展,為民族建筑文脈增添了新的內涵。重新開館后引起國內外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并且反映強烈。
中國美術館事業蓬勃發展,得益于政府支持及文化部的直接領導,政府成立了專項收藏資金,為美術館收藏藝術珍品奠定了良好基礎,而一些收藏家、藝術家們出自社會使命感和把藝術奉獻大眾的信念,向中國美術館無私捐獻,為中國美術館藏品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近年中國美術館接受了李平凡、劉迅、華君武、張仃、于希寧、王琦、武必端、李松山、韓蓉夫婦等人的捐贈,館藏品與日俱增。
為適應國家文化建設發展的要求,作為國家美術博物館的擴建受到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新館建設已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中國美術館現任館長范迪安,領導成員還有錢林祥、馬書林。
館 址: 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一號
郵政編碼: 100010
咨詢電話: 84033500 64001476
辦公電話: 64034952
傳 真: 64034953
電子郵箱: xxzx@namoc.org
網站:www.namoc.org/gaikuang
相關新聞
- [國內畫廊]秦沖《丟失》入圍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04-23)
- [國內畫廊]明代名家真跡長卷珍藏亮相 畫卷已發黃 (04-23)
- [國內畫廊]北京魏嵬畫廊(10-06)
- [國內畫廊]2011蝶舞文化主題作品展 (09-27)
- [國內畫廊]盛夏歌謠——昌明文房書畫藏品展8月開展(09-27)